驰名中外的片仔癀集团(漳州制药厂)生产的传统名贵,它精选牛黄、麝香、蛇胆等名贵药材科学配方精制而成,药理与临床应用都证明本品具有清热、、、止痛等功能,显著。几十年来用户反映片仔癀对肝炎、胆囊炎、跌打、等均有独特,特别是对癌症患者,早期服用可根除,晚期乃可延长寿命,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,是病痛、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信誉。几十年来该产品供不应求,并畅销国内国际市场,每年为国家创汇一千多万美元。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家银质奖,一九八四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章,一九八六年创质量管理奖,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密产品,一九八九年金质奖复评通过,一九九四年金奖二次复评通过等多种殊荣。
众所周知,片仔癀信誉数十年,历时四百余载,如果药无独果,不会维持这么长时间,而且笔者自信,片仔癀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。是金子永远要闪光,问题是我们怎么珍惜它。本着治病救人,为国家与社会创汇创财富,造福人类的观点来爱护它……不妨让我们共同回顾它的发展史吧!
片仔癀的命名,即一片即退癀(“癀”是闽南语,意为热、毒、肿、痛),之神,一片则灵,因而得名"片仔癀"。
相传明朝万历年间,宫廷政变,有一太医不满朝政,取方出僧,明朝动乱中档案流失,故而明清太医秘方不见经传,但可从片仔癀中主方三七去考证,典籍首见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,时间是一五五六年本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,既稀又贵,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,再配置成方,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。当为传世之宝,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盛名,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片仔癀成方之日当不晚于崇祯年间(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)。那位削发为僧的太医原籍是闽南,后则在璞山岩庙主持传授徒弟几代。民国时期漳州城的一些茶庄开始制作片仔癀。1956年,政府宣布进行私营改造,成立公私合营的漳州市制药厂。
片仔癀原厂址在修文西路(现青年路职工宿舍处),该厂产品由36种发展到现在的七十多种,如神曲、乌鸡丸、安宫牛黄丸、六神丸、猴枣散、天王补心丹、磁珠丸、辰沙、川贝枇杷糖浆等典型的老制剂,以后才发展有蜂皇浆、各类胶囊等新剂型。
当时片仔癀并不是该厂的主产品,而该厂的大蜜丸、小水丸,如辰沙、神曲等是主要产品,故而片仔癀历时10年左右,只是产品的小配角,每年生产不过一至两次,每次二十到三十两左右,以原始的铺作坊生产,操作者四人,虽颇佳,但知晓者甚微,因而虽是药中之王的佼佼者,却经历了较长的冬眠期,它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呢?
国宝神药-片仔癀的历史沿革系列之一
漳州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
2024-10-08
2024-03-30
2023-09-24
2023-09-22
2023-09-13
2023-08-21
2023-08-18
2023-08-01
2023-07-20
2023-07-11